過時食物是易腐垃圾仍是有害垃圾? 雞蛋殼應該扔進哪個顏色的垃圾箱?
“我拿的宣傳單上沒寫雞蛋殼是哪類垃圾。一些大家糊口中認識的垃圾,被扔錯了垃圾箱。市民陳程用手機在現場掃描二維碼,關注了“重慶市垃圾分類”微信公家號。每張卡片示意一種垃圾,包括廢電池、西瓜皮、樹葉、牛奶盒、尿不濕等。
然而,這個看似簡樸的游戲,在現場卻難住了不少市民。跟著游戲的持續進行,市民挑戰垃圾分類的準確率開始逐漸上升。剛剛上線的“重慶市垃圾分類”微信公家號,成了不少市民垃圾分類的“小助手”?,F場設置了4個分類垃圾箱和60張卡片。

后來,于洋才知道,雞蛋殼屬于易腐垃圾。 ”家住江北區金砂水岸小區的魏麗娜說,小區正在開展垃圾分類試點,她把“重慶市垃圾分類”微信公家號上線的動靜發到了自己的微信朋友圈,不少鄰居也都關注上了。
“有了這個微信公家號,垃圾分類變得更簡樸。最后,他將“雞蛋殼”扔進了“其他垃圾”垃圾箱。當他拿到游戲卡片后,他立刻打開微信公家號,在“分類課堂”菜單中找到“分類常識”,很快確定了自己手中的“廢手機”是可回收物。
不少市民也和陳程一樣,在現場關注了“重慶市垃圾分類”微信公家號,然后“現學現用”,順利通過挑戰。市民只需要分清晰卡片上示意的垃圾屬于哪類垃圾,再將卡片扔進對應的垃圾箱即可。 ”市民李瑞雪一邊說,一邊絕不猶豫地將“過時食物”扔進了“有害垃圾”垃圾箱。
為了順利通過挑戰,有的市民提前做好預備,拿了垃圾分類相關知識的宣傳單。市民們排著隊,迫不及待地想要接受挑戰。
垃圾分類挑戰游戲是流動現場人氣最旺的互動區域之一。
市民田倩手拿“西瓜皮”,一臉自信地將它扔進了“其他垃圾”垃圾箱;市民王曉軍拿著“葉子”在四個分類垃圾桶前轉了一圈,最后也將它扔進了“其他垃圾”……
“食物過時了,肯定是有害的。 ”市民于洋一邊拿著“雞蛋殼”,一邊反復看著宣傳單。
3月18日,在2019年“3·19”城市治理服務主題周暨“垃圾分類·你我介入”志愿服務流動現場,江北區城市治理局設計了一個垃圾分類挑戰游戲,邀請市民現場介入垃圾分類,結果難住了不少市民。
現場挑戰垃圾分類 不少市民都扔錯了垃圾箱

而剛剛上線的“重慶市垃圾分類”微信公家號成了良多人的垃圾分類“小助手”。
記者現場觀察發現,在游戲進行的前半個小時里,介入垃圾分類的市民絡繹不絕,但準確率不到80%。
市民開始游戲后,將隨機獲得一張卡片。
游戲的規則很簡樸。 ”江北區城市治理局工作職員現場指導,向市民普及分類垃圾知識。
關注微信公家號“現學現用” 垃圾分類變簡樸

“過時食物、西瓜皮、葉子,都是易腐垃圾。不少市民打開微信公家號“現學現用”,順利通過了挑戰。